719日那天有個江西來的年輕人-逍遙客吸引了我的目光,不僅是他舉手問刀哥:「如何面對閱讀時完全無法理解的內容?」,更是黝黑皮膚襯著的明亮雙眼,我看到了求知若渴的眼神。是的,能思考的老師必先從能產生疑問開始,毫無疑問的老師是因為早已遺失赤子之心。

所以,在哪裡思考?答案是在好奇與突圍的動機中思考,如果沒有好奇,思考是死的,改變不會長久,如果沒有突圍,思考是死的,認同不會產生,我們心靈的素質,決定了生命的廣度,因此面對數位時代的浪潮,我們必須以新的視角來看教育,要學習者「守規矩」、「服紀律」的背後,更要「明辨是非」才能產生學習的主動性,學習能夠產生動力,剛開始都是因為「我想解決我的好奇」,然後發現靠我原有的知識,難以解答我的困境時,我們就會產生行動去探索可能性,當我們去探索時,遇到瓶頸才發現原來有種力量叫做閱讀,他可以提供我們更多思考的可能性,於是我們漸漸有機會讓心靈變得更柔軟與堅強。

那麼該如何產生好奇呢?我在教育行走教師公益研修「思辨如何教育」中曾談到思考教學的3個層次,分別是第一層次「如何觀察現象」、「如何提出描述」、「如何釐清措辭」等3個階段,第二層次則是「如何發掘假設」、「如何核實證據」及「如何評估結論」等3個階段,第三層次到了「如何推理邏輯」與「如何設計思考」。這3個層次與一般思考教學不同處在於提供教師具體可行的操作方法,第一層次在教室內就可以養成,老師在各個科目中可以運用學科素材直接融入,例如語文科的文本、數學科的題組、自然與社會科學的現象、藝術類別的展演形式,我們都可以由表象的「觀察」進入第一層的疑問,這種疑問集中在「有什麼」、「為什麼」、「彼此間的關係是什麼?」,依閱讀理解層次來說,就是初級的理解與提問,而我們如何讓學習者在這一階段產生好奇的動力呢?首先要創造一種情境,不論是「實物」或「演書」的模擬,都是很好的切入方法。

而第二層次的思考,則進入到追問的世界,我們一生中可能不只一次被警告說不要妄作假設,這種勸告是錯的,假設一定要做,因為我們不可能不做任何假設就對一切有了結論。「假設」是從事實、觀察和經驗組成的預測,就拿文章開頭那個江西逍遙客的問題來舉例:「他曾看了20本的書(事實),其中可能有1本書是理論型的書,例如是杜威的《How We Think-我們如何思維》(經驗),因此他問了閱讀時遇到完全無法理解的內容該怎麼面對(觀察),於是我心想他是有閱讀習慣的老師,因此我假設這個老師很想改善自己的環境,擁有一個活水心靈,但閱讀的層次從技術類的書,逐漸擴展到社會學或哲學領域,閱讀這類書籍會面臨瓶頸(假設),所以我可以用一個故事給他建議(結論),那我試試看柏拉圖的洞穴之諭,或許說故事也是個方向(行動)。」,這是假設的練習,但運用至課堂教學,我們可以藉由文本內的事實,加上自己或他人的經驗,預測可能的結果,然後老師和學生間,搭配討論技術, 產生認知上的衝擊。

很多教師怕學生問問題,一種可能是怕自己答不出來出糗,另一種可能是怕課堂失焦或離題,前者考驗的是老師的教育哲學觀,後者考驗的是備課的方法,與和其他教師共備的習慣,想聽聽第三層次思考嗎?想了解我怎麼做DFC(Design For Chang)課程嗎?敬請期待下集吧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風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